从青藏高原湖底沉积物取岩芯,看百万年来气候变幻。这场纳木错湖泊科考是突破,亦是见证。

7月12日18时35分,水上钻探平台钻机轰鸣,卷扬机拉紧钢绳,高达14.3米的钻塔,将层层包裹的湖泊岩芯打捞出来。这是我国首次在青藏高原大湖钻探中成功突破400米的深度获取岩芯,打破了2020年纳木错湖泊钻探153.44米的钻探纪录。

钻取如此深度的湖泊岩芯是一场非凡探索——

这是第二次青藏科考于2024年的重大标志性科考活动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中海拔最高的钻探项目。

高海拔带来的低温、缺氧,湖泊底部复杂的地质结构,不断晃动着水上钻探平台的风浪,都为湖泊科考任务增添了前所未有的难度与挑战。

钻取含有泥土、砂石的湖泊岩芯是一项复杂且精细的工作。钻塔高耸,科研人员却要在狭长的操作台上小心翼翼地处理来之不易的湖泊岩芯样品,每一寸样品,都期待解读出更多自然奥秘。在海拔超4700米的湖面,多国联合科考队不懈努力38天,于湖底深度402.2米处钻取岩芯,总钻探深度累计超过1300米,采取到上千管湖泊岩芯。

7月12日,科研队员和钻探队员在庆祝纳木错湖底402.2米深度湖泊岩芯样品成功采集。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在纳木错湖泊钻取岩芯,科研意义有多大?

湖泊岩芯是研究气候环境的密码。它像“时间胶囊”,封存青藏高原纳木错地区百万年来的环境气候变化信息。

纳木错面积超2000平方公里,是全国水容量最大的湖泊。“纳木错是一个封闭湖泊,湖泊中的水不流出湖盆,是整个流域的最低处,因此是流域内岩石、土壤、植被、河流及人类活动等信息的聚集地,具有重要科学研究意义。”纳木错湖泊科考负责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王君波介绍。

这次采取的上千管湖泊岩芯,如同一部厚重的青藏高原地质历史长卷,将为全球湖泊科学研究提供宝贵的“自然档案”。

这是与国际同行共探自然之谜的合作见证——

从过去跟随国外科研项目,到近年国内湖泊钻探工艺和人员能力提升,中国在这个领域实现并跑,甚至领先国外。

多国联合科考队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变化研究团队与德国、瑞士、英国、美国等多国科学家和钻探技术人员组成,水上钻探平台及主要钻探技术人员均来自我国,采集的湖泊岩芯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进行初步扫描,并在我国永久保留。

纳木错湖泊科考负责人之一、ICDP纳木错项目中方首席科学家朱立平表示,这一突破为国际湖泊钻探贡献中国智慧,奠定我国未来在湖泊钻探领域的高水平研究基础,提升了在国际科研合作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湖泊岩芯就像湖底的年轮,上面记录着沧海桑田。上千管岩芯将拓展对纳木错乃至青藏高原生态的认知,为保护这片高原净土、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科学依据。

青藏高原湖泊的故事,仍在续写;科研人员探索自然奥秘的脚步,永不停歇。

策划:陈芳

记者:田金文、刘洲鹏、邱星翔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来源: 新华网

标题:首次突破400米!我国大湖钻探探寻青藏高原自然密码

地址:http://www.hmhjcl.com/gzdm/251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