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采集、出售、收购、运输长度小于5厘米的松茸、牛肝菌和其他未成熟的野生菌(童菌);采集野生菌应当使用木棍、竹片轻轻挖出子实体,不得使用锄头等大型工具……
近日,云南楚雄州人民政府出台《野生菌保护利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将于8月1日起施行。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也是全国首个野生菌保护管理规范性文件。
楚雄州被誉为“中国野生菌之乡”,野生菌产业是楚雄州的绿色优势产业。2023年,楚雄州野生菌产量5.45万吨,野生菌总产值达71.4亿元,野生菌产量居云南省第一位。
云南野生菌。图据云南发布
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野生食用菌价格不断上涨,受经济利益驱使,楚雄州野生菌不成熟采集、过度采集、破坏菌塘、采集幼小童菇和老熟蘑菇等掠夺性、破坏性采摘依然存在,收购商收购幼小童菇和老熟蘑菇现象严重,群众上山“一窝采”“一扫光”的方式采摘野生菌,致使野生菌资源遭到破坏,一些地区的野生菌产量和质量不断下降。
7月13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楚雄州相关部门了解到,为了加强野生菌资源保护利用,规范经营管理,实现野生菌资源可持续利用,当地制定了该《管理办法》。
规定:
禁止采集、收购未成熟的野生菌
不得使用锄头等大型工具采挖
7月13日,红星新闻记者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官网获悉,近日,楚雄州人民政府印发《楚雄彝族自治州野生菌保护利用管理办法》,将于2024年8月1日起施行。记者从当地相关部门了解到,这是全国首个野生菌保护管理规范性文件。
《管理办法》中所称的野生菌,是指非人工种植、天然分布在野外,靠自然条件生长,具有生态、经济、科学和文化价值,且肉眼可见的大型真菌子实体,包括在林地、草地、耕地、园地、湿地及其他物体上生长的食用野生菌、药用野生菌和其他用途野生菌。
记者注意到,在野生菌保育促繁方面,《管理办法》中明确,禁止采集、出售、收购、运输以下野生菌:长度小于5厘米的松茸、牛肝菌和其他未成熟的野生菌(童菌);菌帽过度展开等过熟的野生菌和商品价值低的野生菌;在块菌禁采期采集不成熟块菌和直径小于1厘米的块菌。每年3月至10月为块菌禁采期。
云南野生菌。图据云南发布
在科学规范方法采集野生菌方面,《管理办法》也作出了规定:应当使用木棍、竹片轻轻挖出子实体,不得使用锄头等大型工具采集野生菌、挖掘菌塘;块菌成熟后要使用稀齿耙顺树根生长方向一次性采挖,不能一年内多次翻挖;干巴菌要用干净锋利的薄刀片距子实体基部0.5厘米处横割采集;采集野生菌时,每个菌塘或每隔30米至少留1个子实体,让其自然生长传播菌种;野生菌采集后,应当将原土壤和枯枝落叶恢复到采集前的自然状态,保护好菌塘和野生菌的生长环境。
另外,《管理办法》还规定了野生菌保育促繁基地建设的条件和建设内容,明确野生菌的管理权、采集权、经营权和收益权;规定了野生菌保育促繁技术措施和野生菌规范采集、科学采集方法;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行业社会组织在野生菌经营利用中的作用,提出培育经营主体、加强科技支撑、打造野生菌品牌、加大产品宣传营销等产业发展措施;规定了破坏野生菌生长环境、偷采盗采野生菌、侵犯野生菌知识产权等的法律责任。
背后:
野生食用菌价格近年来不断上涨
引来掠夺性、破坏性采挖
楚雄州森林覆盖率达62.09%,被称为“中国野生菌之乡”“中国野生菌美食县”。据调查,楚雄州大部分林地、草地和部分耕地、园地均出产野生菌,境内有大型真菌540多种,其中可作为食用和药用的300多种,占全国野生菌种类的30%、云南省的33%,野生菌产业已成为楚雄州最具地方特色、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记者从当地相关部门了解到,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和野生菌多种功能的开发,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野生食用菌价格不断上涨,野生菌的经济价值越来越高,市场供不应求。由于受经济利益驱使,楚雄州野生菌不成熟采集、过度采集、破坏菌塘、采集幼小童菇和老熟蘑菇等掠夺性、破坏性采摘依然存在。
云南野生菌汤锅。图据云南发布
楚雄州多名村民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以前,野生菌并不值钱,主要是自己捡来吃。但是,近年来,吃野生菌的人越来越多,野生菌的价格也暴涨了数十倍,“一般的野生菌可以卖几十元一斤,松茸、松露等名贵野生菌可以卖几百、上千元一斤,所以很多村民上山捡野生菌。”
正是价格的一路走高,引发了对野生菌的疯狂采挖。其中,松茸、松露最典型。
以松露(块菌)为例,一般是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黑松露成熟期,最好的采集季为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有的地方,6、7月份就开始采挖,这都是没有成熟的松露,一些村民只要发现一个地方有松露,采用锄头、钉耙等工具,把周边一片全部挖完,不管松露大小,成熟与否,甚至把树根挖断。一旦把树根挖断,这根树根上所有的菌体细胞都会死亡,严重影响松露的繁殖。因此,云南多地近年相继出台政策,对松露采挖时间和大小进行规定。
另外,收购商收购幼小童菇和老熟蘑菇现象还很严重,群众上山“一窝采”“一扫光”的方式采摘野生菌,致使野生菌资源遭到破坏,一些地区的野生菌产量和质量不断下降。楚雄州相关部门认为,“长此以往,将造成资源枯竭,菌农收入减少和企业效益下降。”
村民采挖松露
保护:
由掠夺式利用向保护利用转变
实施封山育菌、个人承包管护
为此,楚雄州出台了一系列野生菌保护措施。2023年9月,楚雄州林业和草原局在回复《关于加大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力度》的提案中表示,楚雄州林草部门划定野生菌保护区,建立野生菌保育基地,通过保育促繁科技示范及科技培训,引导林区群众逐步实现野生菌采集由无序采集向规范、科学采集转变,野生菌资源由掠夺式利用为主向保护利用为主转变,逐步实现野生菌资源永续利用的目标。
在野生菌立法保护方面,楚雄州颁布实施了全国首部林下经济立法《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林下经济促进条例》,明确了“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定期组织调查本地特色食(药)用菌等珍贵林下资源分布和储量,禁止采集和销售未成熟和过熟的松露(块菌)、松茸等珍贵野生食(药)用菌。禁止采挖和买卖林下腐殖土。”同时,先后出台《楚雄彝族自治州野生菌保护利用管理办法》《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保障野生菌产业发展。
楚雄州林业和草原局表示,2022年以来,楚雄州建立了11个野生菌保育促繁科技示范基地。另外,结合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全州每年聘请天保工程护林员、生态护林员1万多名进行森林资源的管护工作。对于珍贵野生菌资源集中分布的区域,实施封山育菌、个人承包管护等进行野生菌资源的采集和管理,做到科学采收、成熟采收,科学留种等保育促繁措施。
松茸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楚雄州积极探索推广野生菌林地竞价承包、集体承包、分组承包、联户承包、反租倒包、托管代管等多种承包经营方式。截至目前,楚雄州已推广包山育菌215.6万亩,野生菌产量由2013年的2万吨增长到2023年的5.45万吨,增长2.7倍。经过推广包山育菌,改变了野生菌“野生无主,谁见谁采”的历史。
2023年,楚雄州共采集野生菌5.45万吨、农业产值40.8亿元,农民人均野生菌收入达2924元;已培育野生菌加工出口企业31户,有8户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林业龙头企业,野生菌总产值达71.4亿元。目前,楚雄州已经成为云南省野生菌产业聚集区,全国野生菌生产、交易、加工、出口的主要基地。
红星新闻记者 江龙 摄影报道
编辑 何先锋 责编 李彬彬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标题:红星深度|全国首个!揭秘云南楚雄出台野生菌保护利用管理办法幕后
地址:http://www.hmhjcl.com/gzdm/253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