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宝大会》第四季:寻找国宝传颂人,打开“读懂中国”新视角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屡登“顶流”宝座、文博热时时席卷全国的今天,“公众考古”日益成为一门显学。如何进一步唤起大众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主体意识,充分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正在央视财经频道热播的《中国国宝大会》第四季以一场“寻找国宝传颂人”的大型融媒体活动,促成“有故事的国宝”与“最会讲国宝故事的人”实现双向奔赴,交出一份“让文物活起来”的创新答卷。

《中国国宝大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制作,前三季以文博知识竞答形式,渐渐为观众熟悉。行至第四季,节目创造性地推出“寻找国宝传颂人”活动,将竞答形式升级为与时代语境、大众需求更匹配的传颂模式。节目组表示,国宝背后有着太多能与我们共情、共鸣、共振的故事。当带着不同个体经验的“国宝传颂人”来到节目中,他们能提供更为多元朴素的视角、细腻的感知、鲜活的表达,由此打开“从国宝读懂中国”的新切口。

本季节目自去年11月中旬开播,目前更新过半,所有“国宝传颂人”集结完毕。从未满十岁的小学生到年近古稀的长者,他们年龄各异;从新农人、历史老师、自媒体博主、铁路工作者、新中式设计师,到专业的考古学硕士研究生、甲骨文科普博主、文物修复师、博物馆策展人等,他们职业身份不同。节目组表示,“国宝传颂人”不以地域、行业、年龄为界,但也绝非照本宣科背诵讲解词的功能性角色。一位称职的“国宝传颂人”,他或她需要循着考古线索,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国宝联系起来,用自己的思考与理解,将文化逻辑、历史渊源、知识脉络串珠成线并表达出来,真正做到让国宝为历史、替古人“开口说话”。

最终,来自天南海北、各行各业的“国宝传颂人”相聚在全国多个博物馆展演现场,通过一场场有人气、接地气的精彩展演,神采各异地讲述着国宝背后的故事,实现一场场文化生命跨越千年的接力。

这群“国宝传颂人”中,青少年的身影分外耀眼。其中不乏“10后”组团而来,甚至有年仅9岁却已担任了5年博物馆讲解员的小学生。而节目中11岁的小学生能运用《三国志》矫正《三国演义》中虚构的故事,更是引得专家连声称道。不同年龄阶段“国宝传颂人”各施所长的展示,不仅开辟了人们看见国宝、感知考古的新路径,更铺陈出一幅高度浓缩的公众考古群像。谁又能说,这幅群像本身,不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奥义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场让国宝和大众紧密相连的大型融媒体活动,《中国国宝大会》第四季先后走进河南博物院、殷墟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杭州钱塘江畔、湖北省博物馆、成都、北京等地进行展演,直观触摸各地的历史人文脉动和群众文化风采。通过让各地的“国宝传颂人”为自己喜爱的国宝“代言”,进行丰富的展示和推介,节目也催生了“文博”与“文旅”的联动火花,吸引更多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文博游”。

(来源 上观新闻 作者 王彦)

标题:《中国国宝大会》第四季:寻找国宝传颂人,打开“读懂中国”新视角

地址:http://www.greeer.com/kongdiao/29123.html